上海王港、桃浦作业场地:无人供件技术实现高效分拣

王明媚 李辉2025-04-21来源:中国邮政报

  为应对物流行业高速发展,上海市邮政分公司响应集团公司大力推动小件机无人供件设备的部署,在邮区中心王港(上海东)、桃浦(上海西)作业现场引入全自动小件机,其采用传输、识别、分拣、控制系统,能精准将小件邮件分拣至对应格口,由邮政研究院设计工艺方案,中科微至和中邮科技分别负责王港、桃浦作业现场的建设。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分拣效率的飞跃式提升,成为全国邮政系统数智化转型的标杆。

  走进邮区中心王港作业现场,一台台全自动小件机正高速运转,邮件从供件仓自动传输至分拣格口,全程无须人工干预。王港作业现场分拣员杨骅说:“以前我们需要手动开拆邮袋,翻找面单,再摆件分拣,现在只需将邮件倒入供件仓,机器就能自动完成分拣,工作量减少了近一半。”

  上海邮政在筹备阶段深入对比了自动化与传统工艺的差异,最终在王港和桃浦作业现场部署了3台单层和1台双层全自动小件机,使供件环节实现减人降本增效,年节省成本高达876万元。在效率方面,单层设备较人工提升60%,双层设备效率提升46%,分拣准确率显著提高。

  面对轻薄件、异形件等特殊邮件的分拣难题,上海邮政按照“小改造、大收益”的标准,持续优化设备性能。例如,在王港和桃浦作业现场增配人工摆件小型分拣设备,专门处理不符合技术规范的邮件,既提高了自动化设备的处理准确率,又降低了故障率。设备运维人员刘诚毅说:“我们在设备前端增加了异形件分剔装置,加高了格口挡板,还优化了自动供件台的功能,这些细节改造大幅减少了邮件错分的情况。”

  数字化流程管控也是智能化生产体系的重要一环。上海邮政通过集中监控中心实时掌握垛口状态,运用算法动态调整邮件运输优先级,确保分拣流程高效顺畅。2024年,上海邮区中心人均效率较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投入前提升152%,特快类邮件的时限指标更是位居全国邮政前列。

  为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上海邮政构建了生产部门、设备厂商和运维部门三方协同的维保体系。生产部门规范操作流程,减少人为故障;设备厂商定期巡检,提前排查隐患;运维部门则与厂商联合抢修故障,并对备件实行动态管理。“我们根据王港、桃浦、洞泾三个场地的特点,采用‘自有+外包’的维保模式,确保不同场地的设备都能得到及时维护。”运维中心经理黄洁表示。

  无人供件技术的成功应用,是上海邮政数智化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按照集团公司的规划,上海邮政通过大规模配置自动化、智能化工艺设备,2024年实现了“四升四降”的显著成效,其中处理能力提升35.2%、人均效率提升10.6%、设备效能提升2.6%、时限指标提升1%—4%;自有从业人数下降8%、外包件均成本下降21.6%、环节成本下降27%、普服时长缩短9%。面对行业新趋势,上海邮政还将根据集团公司十大体系、八项重点工作部署,深入贯彻集团公司计划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技术人员探索自我诊断与修复技术,推动设备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并探索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继续深化自动化、规范化、数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