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后,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石纯斌两次到和平区赤峰道营业所开展蹲点调研,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摸实情,谋实招、提实效。调研期间,他了解到文创台席员工张智虹在发展邮务业务上的创新做法,对她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优质服务、团结协作”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同时强调,全公司要落实好郑国雨总经理来津调研时提出的,推动邮务业务创新发展、提升主题邮局产能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张智虹钻研产品、深耕客户的“工匠精神”,及时复制推广创新营销经验,通过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更好地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的干事创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对普服“根”和“魂”的认识,全身心投入邮政事业改革发展。为此,本期将全面报道张智虹在邮务业务发展上的先进做法,供广大员工学习借鉴。
2008年,张智虹入职邮政集邮营业员岗位,入职之初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工作中,她越来越被集邮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精美绝伦的集邮产品深深吸引,她说:“集邮文化跨越百年光阴,每一枚邮票都是历史的切片、文化的微缩。我真的从心里喜欢上了这方寸间的无穷魅力。”有了这份热爱和执着,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集邮业务的学习上,随时随地捕捉集邮文化知识,揣摩集邮客户心里需求,敏锐感知集邮市场动态。16年来,她全情投入,久而久之与集邮营业员这份工作结下了深厚感情。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邮票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集邮业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张智虹早早地便感受到了这份危机,凭借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她不等不靠,立足三尺柜台,挖空心思做起了创新的文章。张智虹抓住进厅客户,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为了突显集邮文创产品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她用心搜集时事热点信息,归纳总结文创产品卖点,上网查找相关故事形成自己的营销话术。在她的手机内收集了大量的客户需求、近期文创热点资讯、集邮工艺创新等信息,回家路上、午餐时间、休息日闲事时,她都要拿出来翻一翻,加深记忆,不落下每一个有关业务发展的细节、事件。“上班、下班不分,工作、生活不分”是她16年从事集邮营业员的常态。正是这份执着,让她总能在全市业务发展中独占鳌头。
多年的营销经历让张智虹懂得,破解文创产品营销壁垒,消极回避肯定不行,只有“刻苦钻研”找新方法,挖空心思找突破口才是制胜之道。
从异形齿孔、荧光喷码、立体烫印,到数藏邮品、芯片小型张,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集邮文创产品不断创新产品形式,融入了诸多科技元素提升产品审美价值和功能性。长期的集邮销售工作让张智虹敏锐地察觉到,由于认知的差距,往往成为邮品与客户疏离的主要原因,限制了产品的销售空间。为此,她充分利用赤峰道旅游街区的属性,发挥邮政柜台的平台作用,不断精修攻关话术,将集邮品上的高科技介绍给八方游客。比如今年,中国邮政专为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设计发行的蛇年故宫藏书票,邮品设计和制作均采用了特殊工艺,在紫光灯照射下,可以呈现出乾隆皇帝御书的“蛇”,邮票主图的故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蛇纹尊文物,藏书票下方印着的金水桥,以及金水河由北向南蜿蜒而下的景观。于是,张智虹在柜台上专门准备了紫光灯,现场为游客展示这600多年前的纳福方式,推荐邮品上的高科技,引得过往游客争相购买。
去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看到资讯后,张智虹立刻想到,刚刚发行不久的《乙巳贺岁》明信片套装邮品上清代乾隆皇帝御书的“福”字,四合如意纹等纳福元素,以及邮资图上一家人围坐饭桌、守岁迎新的温馨场面,正好与当时喜迎新春的文化背景相契合,加之这一资讯的烘托,一定能提升销量。在柜台销售时,她还为客户免费提供春节期间邮寄服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带动故宫系列邮品销售超500套。
在销售集邮总公司专为天津量身定制的《我的宝藏家乡》纪念邮折时,张智虹将印在邮品上的天津网红景点设计成多枚“顺口溜”印章,受到青少年游客的青睐,销售邮折200套。借去年中国第一个3A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及今年票房超200亿的《哪吒2》的热点事件,她积极推介《黑神话悟空》系列邮品以及哪吒主题邮折,成功销售百余套。
从“会做事”到“能创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张智虹说正是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她有了直面困难、敢于突破的勇气和智慧;正是苦心钻营业务,使得她从认识自己、认识客户,到个人与客户达成默契,产生情感共鸣、价值共建、认知共同的效果。
大龙邮局赤峰道店地处4A级景区,游客流量大、社会知名度高,是销售文创产品的先天优势,但客户群不稳定,市场竞争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张智虹觉得必须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以更高质量、更贴近百姓的特色服务才能赢得客户。
赤峰道营业所是天津电报总局旧址,她利用百年电报总局的IP,向支局申请购买了民国时期电报机实物1:1模型,摆放在文创产品柜台,把百年电报总局的历史厚度转化为游客可感知的温度,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她还根据客户年龄、职业等特点,利用恰当的语言、合适的沟通方式交流,让客户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在每次美好的邂逅后,她会将这个过程拍摄、剪辑成小视频,上传到大众点评、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形成私域流量,激发游客、市民入厅体验的欲望。
张智虹还参与策划了大龙主题邮局生肖主题、节日旺季营销等活动,通过不断创新窗口营销模式,使得主题邮局在复业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实现文创产品销售额74万余元。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大龙主题邮局也为广大市民、游客创造了更好的服务体验,发挥出了主题邮局“以邮彰文、以邮促旅、以邮惠民”的作用,创新服务让老邮局焕发出了新生机。
“独木难成林,滴水不成海”。在赤峰道店的实践中,张智虹深切体会到,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在邮政网点业务服务一线,晨夕会则是打造和谐团队,积蓄强大动能的根据地。
每天清晨,赤峰道邮政网点的晨会准时开始。会上,网点负责人会通报前一日的工作情况,分享成功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布置当天的重点工作。夕会上,团队成员则总结当天的工作成果,交流客户服务中的经验与心得。“晨夕会就是我们团队的‘加油站’,通过沟通交流,大家不仅能及时了解工作动态,还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张智虹看来,晨夕会是她挖掘客户需求的“金钥匙”。
在晨夕会的推动下,该网点建立起了高效的转介机制,积极探索联合开发模式。通过团队协作,员工们能够及时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将其转介给相关岗位,实现精准服务。一次,张智虹在办理业务时发现一位客户有大额资金闲置,便主动询问客户的投资意向,并将其转介给理财经理。理财经理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推荐了合适的理财产品,最终成功营销50万元。“转介机制让我能够更好地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邮政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张智虹道。赤峰道营业所通过晨夕会的有效沟通,建立了高效的转介机制和联合开发模式,成功挖掘客户需求,凝聚了人心,提升了网点的服务质量和业务发展水平。